【文/岳漢】
看了好幾天的社會新聞,今日咱們來點正派的,一起來看看泰國大選的最新劇情。
先來回憶一下泰國選戰的上一季劇情吧。
咱們應該都還記住,空前絕后跌宕起伏的2月8日那一天,他信的馬甲“衛國黨”提名烏汶叻公主參選總理,當天晚上就被一道“王上圣旨”給拍滅了。
爾后,搞了個大新聞的衛國黨,遭到了犁庭掃穴式的追殺。
先是泰國推舉委員會以全票經過,以“將王室卷進推舉”的罪名,抉擇閉幕衛國黨。
提案現已呈送泰國“憲法法院”確定,而從從前事例來看,這個憲法法院向來是他信派系的冤家對頭。
衛國黨盡管外表死撐,乃至還硬氣地反訴“公民國家力氣黨無權推舉巴育為總理提名人”,但明眼人都知道沒戲,不過是病篤之前啐劊子手一口吐沫算了。
根本能夠判定,泰衛國黨,卒。
這一回合,互有勝負。
整體而言,他信的奇襲敲了軍方一記悶棍,成功勾起了“王室與他信暗通款曲”的政治幻想,在民間引發了“只許將軍當總理,禁絕公主來推舉”的放火點燈之感,更讓軍方“尊王攘夷”的品德形象呈現裂縫,露出了“垂簾聽政”的真面目來。
可是,從牌面上講,究竟他信此番派出的“奇襲部隊”有去無回,完全全滅。
盡管自殺式地過了一把癮,可是多少給人一種血本無歸,蜉蝣撼樹的觀感。
假如以“贏得大選”為戰略目標的話,他信這一回,算是白瞎了。
可是,這一次凌厲出招,陰險比武完畢之后,兩邊并沒有中場歇息的計劃。
沒有留下任何喘息的地步,冷卻的時刻,攻守兩邊再次出手。
而且,刀刀直逼要害,招招殺氣傲然。
2月15日,為泰黨總理提名人素妲叻女士(漢名“陳慧蘭”)在曼谷的一場推舉造勢活動上提出了一項“競選承諾”。
這項方針,可不得了,直接便是沖著戎行的根基而去的。
慧蘭姐都說了啥?
她說——假如為泰黨勝選上臺,將減少國防部軍費預算的10%。
而且,拋棄泰國現行的“義務兵役制”,改為“自愿兵役制”!
素妲叻——陳慧蘭大姐表明,泰國每年軍費2000億泰銖,實在太多了,應該從里邊拿出200億扶持年輕人自主創業。
而減少軍費,最好的方法便是完全改變征兵準則,從“強制抽簽從戎”轉變為“自愿從戎”。
最終,還要將自愿從軍的戰士列為國家公務員。
泰國征兵制,是“抽簽型義務兵役制”。抵達法定年齡的成年男人,有必要參與征兵抽簽,抽中赤色簽,就要當兩年的義務兵;抽中黑色簽,就革除兵役。
各地征兵數量不同,可是抽中“紅簽”的概率,大約是50%。
泰國民俗綿柔,日子閑適,從軍不光日子艱苦,還有必定的性命危險(假如被調派到泰南的話)。
因而,除了單個熱血青年會自動從軍之外,大多數適齡男青年,都視從軍為畏途。
每年兵役抽簽現場,都是奇葩輩出。
抽中黑簽,個個都是欣喜若狂,手舞足蹈,好像抽中了幾百萬的彩票頭獎一般嗨皮。
抽中紅簽,則一個個如喪考妣,五雷轟頂,乃至當場痛哭失聲,昏迷不醒。
泰國各地征兵現場,小哥們的心跳一刻
現在,小蘭姐和為泰黨竟然要把廣闊男青年心有余悸的“泰國特征”完全拋棄,無疑將取得青年男性選民(以及這些小伙子們的爸爸媽媽和女友)的瘋狂支撐。
而更重要的是,關于泰國軍方,這樣的劇變必定呈現兩個成果——
榜首,泰國戎行規劃大大減縮;
其二,泰國戎行的“獨立性”將大大削弱,逐步不再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力氣而存在,而是成為民選文官政府麾下的“國家化”裝備力氣。
解決不了誰指揮槍的問題,那就爽性先把彈夾給卸了。
這一招,可謂釜底抽薪。
在一個實際上由軍政執政的國家里,公開提出讓軍方實力“自斷經脈”……慧蘭姐這一個驚天動地的“參選政見”,會讓軍方有何反響?
軍方的答復是——“勿謂言之不預也?!?/span>
翻譯過來便是:“想對戎行下手,小丫頭沒睡醒吧?”
2月18日,泰國媒體采訪泰國陸軍總司令阿批叻大將,問詢軍方關于“素妲叻裁軍論”的反響。
陸軍總司令沒有正面答復,而是對記者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——
“你知道最近什么歌最火嗎?《大地之負》!那些人應該回去好好聽一下這首歌!”
關于外人而言,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答復。
可是關于泰國人而言,這是一個讓人毛骨悚然的答復。
《大地之負》這首歌,代表著一段十分血腥的前史。
20世紀70年代,東南亞正值暗斗頂峰,泰國對立右派軍政府的民間反對浪潮此伏彼起,邊疆地區的左翼革新裝備方興未已,執政的右翼武士集團急欲沖擊左翼思潮,所以推出了許多“反赤救國”的文藝作品,期望以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來抵擋左翼革新浪潮的浸透。
1975年,一名泰國陸軍上尉創作了這首《大地之負》,歌詞里嚴峻打擊那些“不忠于泰國傳統價值”,身為泰人卻心向外國的“不肖子孫”,并將這些人稱為“大地的浮土,國家的擔負”……
假如直接用中文表述,這首歌的姓名應該直接能夠叫《領路黨》。
在2019年的2月18日,當泰國陸軍總司令讓記者去提示素妲叻聽一聽《大地之負》后,陸軍大營里,立刻播映起了這首歌。
盡管,沒有明說,但這兒邊的意思,現已不言自明。
想要在太歲頭上動土嗎?
上一個想要這么做的人,墳頭的草現已兩尺高了——
除了話里有話的震懾,泰國軍方對為泰黨的反擊,也是空前劇烈。
2月19日,泰國推舉委員會發布了“候選議員名單”——81個泰國大大小小的政黨,共注冊了一萬多名議員提名人。
其間,385名議員提名人,沒有得到參選資歷。
而這“不得參選”的385人中,有一半來自為泰黨。
一百多名候選議員資歷被撤消,直接打亂了為泰黨在三十余個府郡的競選活動。
而這些人非但不能參選,白交了一大筆報名費,乃至還有或許由于違反了“明知無競選資歷而依然參選”的推舉法規則,參選者以及其所屬政黨的黨首,都面臨著10年以下拘禁、20萬泰銖以下罰款、制止參政20年——等一系列嚴峻的賞罰。
關于為泰黨而言,這現已不能叫做“輸在起跑線上”
應該叫“死在起跑線上”更適宜一些。
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
你不讓我征兵,我不讓你參選。
放手一搏的他信和素妲叻,正面硬扛軍方,悍然不顧地將削弱軍方的本體,作為己方施政的賣點。
而強勢的軍方一點點不為所動,稍微動一個手指頭,便能讓為泰黨元氣大傷,千軍散盡。
而軍方的圍堵和擊打,更讓他信無法沉著,只能不斷兵行險招,舍命一搏。
泰國大選的兩大首要參賽者,就這樣你來我往,近身肉搏,一招一式再無宛轉,直接往對手的要壞處玩命招待。
這,便是第二回合,咱們所看到的賽況。
跟著時刻的推移,此次泰國大選,攻守兩邊的姿勢越來越凌厲,底線越來越含糊。
而這場現已被延遲得太久的對決,其最終的結局,好像也越來越明晰。
不知道明晰在哪里?
那你也該去好好聽一聽那首泰國老歌。
結局到來之前,咱們還將看到更令人張口結舌的戰爭。
究竟,即便是所謂的“終場”降臨之后,又有誰能確保,是否還會有長年累月的加時賽,去持久地困擾著這個欲靜難止,前路迷離的“淺笑之邦”呢?
(本文原載于微信大眾號“泰國網”,觀察者網已獲授權轉載。)